原标题:
守墓“父子兵”:83年的默默守护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银银
仲春时节,走在江苏省泗阳县穿城镇大元村的田间小路上,记者回忆起去年采访大元村村民姜维的情景:他转动轮椅来到家门前,举起望远镜细细观察。望远镜的那头,是一处烈士墓园,6座无名烈士墓碑静静地矗立着,周围的松柏郁郁葱葱。
姜维生前和小学生一起去无名烈士墓地。受访者供图
“几年前,父亲腿脚不好需要坐轮椅了,我就给他买了一个望远镜,他每天都拿着它往那边望一望。”姜亚西拿起父亲生前用过的望远镜回忆道,“看一眼他才会安心,已经成习惯了。”
去年年底,姜维去世了,告别了这个他坚持了83年的“习惯”。清明节前夕,记者回访大元村,采访两代人默默无闻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墓的故事。
少年许诺
去年9月底,正值第11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记者在大元村见到了时年96岁的姜维。“我父亲去年开始听力下降得厉害,跟他说话的时候要大声些。”姜亚西对记者说。“能说说您刚开始守墓的事儿吗?”见记者大声提问无果,姜亚西在父亲耳边重复了问题:“说说新四军,杨营长!”
像是触发了某种机关,听到“新四军”“杨营长”,姜维瞬间精神了起来,记忆的阀门被打开,将记者一同带入了那段战争岁月。
1938年,王光夏任国民党泗阳县县长,执行所谓“焦土抗战”政策,并疯狂屠杀共产党抗日武装。彼时的姜维才10岁,目睹了县城变成一片废墟的遭遇和国民党反动派惨无人道的暴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四军积极抗日,帮助当地老百姓改善生产生活。这给姜维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红色革命的种子。
1941年10月,新四军独立旅二团接到上级命令,发起腰庄战斗,欲拔除盘踞在大元村腰庄的王光夏部这颗“毒瘤”。“枪声响了两天两夜,消灭了他们二百五十多个人,新四军也牺牲了二三十个人。”说到此,姜维的手微微颤抖,拿起轮椅扶手上的毛巾擦了擦眼角,因为条件艰苦,再加上部队作战任务紧急,牺牲的新四军烈士们只能就地掩埋,13岁的姜维帮着新四军战士和村民一起捡拾烈士遗骸,“大个子营长姓杨,比我高不少。”姜维抬手比划着,“从村民家借了一口棺材,结果不够长,杨营长实际是蜷着身子躺进去的,旁边还有他的警卫员‘小山东’。”
将烈士遗体安葬在村旁空地后,新四军战士们嘱托站在一旁的姜维等孩子:“我们走后,请你们一定要看护好这些墓”。从那以后,姜维只要路过烈士墓都会把周围的杂草拔掉,并提醒村里的孩子们不要随意碰墓上的木牌。
一生坚守
新中国成立后,在大元村的新四军烈士遗骸陆续被亲属认领,看着剩下零星散落的6座烈士墓日渐冷清,后来大元村平整土地,姜维便和村里申请将烈士墓集中迁移至新地方,继续当义务守墓人。
1973年,大元村农田“旱改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姜维不忍心看到烈士墓被水淹没,作出了一个在当时让很多村民敬佩不已的决定——将烈士墓迁至距离自家不远处的高地上。“我们这有个风俗,忌讳墓地离自家房子太近。当时很多村民都来劝我父亲,可以迁到别的地方,但是他态度很坚决,就迁到距离家门口数百米的地方,一打开门就能看到。”姜亚西说。在他的记忆中,父亲几乎每天要去烈士墓前待上一会儿,除除草、扫扫地,从健步如飞到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再到需要坐在轮椅上让人推着去墓园。
“当时烈士们是为了保护全村人牺牲的,我们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咱们一家人就更要世代守护着他们。”姜维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也打动了周围村民,每逢清明,一些村民都会自发来到烈士墓前敬献花圈,祭奠烈士。
时间一晃到了2010年,姜维亲手制作的水泥墓碑损坏严重,年逾八旬的他决定重修墓园。村里的爱心人士闻讯立即自发筹款6000多元,买树苗、拉围墙、铺地坪、刻碑立传,无名烈士墓园被修缮一新,当地政府也拨款将水泥路修到了烈士墓园旁,方便大家来祭扫。
2022年7月,姜维入选“江苏好人榜”,随着当地红色故事不断被挖掘,越来越多人知道姜维义务守墓的故事,2023年9月,附近村民自发筹款在烈士墓前立上了一块“腰庄战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石碑,红色革命精神也在村民之间继续传递着。
接力守护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跟兄弟姊妹们说腰庄战斗的故事,守墓这件事做一天容易,但是坚持一辈子很难。”谈起父亲一辈子守墓,姜亚西语气中透露着敬佩,“我父亲对烈士是充满敬畏之心的。”作为长子,姜亚西常伴父亲身边,新四军战士的形象早已深深地刻在他心里。
1971年,他光荣参军,8年的军队生活也让他再一次理解了父亲的做法。2015年,姜维正式将守墓的接力棒交给了儿子,他一遍遍叮嘱:“烈士是为了老百姓才牺牲的,万一哪天我不在了,你一定替我守好烈士墓。”
“我把父亲推到烈士墓园,他就在后面看着我扫地、除草。”今年已经71岁的姜亚西因病右腿截肢,装上假肢后,他一有时间就去烈士墓前清除杂草,将墓碑擦得一尘不染,每次和父亲一起来到烈士墓园,他都能感觉到肩上的责任重大,“父亲前两年身体还好的时候,每次周边学校的小学生来祭奠烈士,他都要给孩子们讲一讲新四军战士的故事,现在他讲不动了,我就有责任把这个故事讲好。”
如今,姜维的二儿子和三个女儿在县城工作,每次回家时他们都会带着子女来到烈士墓园,姜亚西说:“这已经成为我们家的家风了。我父亲常说,只要有人还记得,烈士们就永远活着。”
来源:农民日报
杨国福麻辣烫,被立案调查!
山西大同大学召开工会“一会一品”工作经验畅谈会
长春文旅春日巡演重磅启幕!首场交响音乐会点燃城市春意
雷雨!10级大风!山东气温将降至0℃以下
超级大乐透开出9注一等奖
绷紧“安全弦”,守好“校门关”——岳阳县新墙镇中心小学开展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
深圳上演“舌尖上的春天”,鲜花美食好吃爱吃!
涉及鄂尔多斯!内蒙古抽检73批次食品3批次被通报
铊污染源头确定!湖南刚刚通报
沈阳2名消防员因公牺牲:消防救援站站长王勋、班长宋思玉被困火场,送医抢救无效
国际观察|屡证无效却如此痴迷——起底美国“关税战”深层动因
果然视频|济南清明扫墓迎高峰,许多扫墓人把火种换成鲜花
第一观察·瞬间|春天,种下未来
学习原声|献上崇高敬意 激励前行力量
视频 | 2025年天山区“好人巴扎”文明大集市大巴扎步行街专场“非遗扬文明 清明倡新风”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财报解读:份额增长48.5%,净资产激增116.54%,净利润54.11万,管理费4815.73元
钜亚汽车零部件科技(太仓)有限公司申请协配冲压动作的滚压前冲在线监控检查设备及检查方法专利,提高视觉检测装置与冲压设备的动作协调性
国寿安保安丰纯债债券2024年年报解读:份额激增438%,净资产暴增355%
中铁建设集团取得快锁快卸液压工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