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权威指南重磅推荐:七叶皂苷钠片为肢体创伤后水肿管理优选药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0:04:00    

肢体创伤后水肿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无论是骨折、手术还是软组织损伤,都可能导致局部组织肿胀。这种水肿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延长患者康复时间,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近日,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联合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等权威机构发布了《肢体创伤后水肿管理指南(2025)》[1],这是首个针对此类问题的全面临床指南,其中首次推荐了七叶皂苷钠片作为重要的药物治疗选择。

肢体创伤后水肿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创伤可能导致局部血管、肌肉、神经受损,破坏静脉淋巴系统,引起血液或淋巴液流变学异常。同时,创伤引发的炎症反应会释放炎症介质,改变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内液体渗出形成水肿。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水肿会延长术前准备时间,增加感染和并发症风险;术后若肿胀未得到及时处理,可能出现张力性水泡、骨筋膜室综合征,甚至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

在此背景下,指南针对肢体创伤后水肿的管理提供了系统性建议,特别是在药物治疗方面,七叶皂苷钠片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认可。研究显示,七叶皂苷钠是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栗提取的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消肿、改善微循环和减少液体渗出的作用。其抗炎效果与地塞米松相似,但不依赖于皮质激素的分泌,同时能增加静脉张力、促进淋巴回流,从多个环节减轻水肿。

一项包含12项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证实,七叶皂苷钠能显著降低术后肿胀程度评分、缩短肿胀时间、改善疼痛评分,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研究中,七叶皂苷钠片联合用药可减轻患肢疼痛并加速消肿。来自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显示,七叶皂苷钠联合功能锻炼用于骨折术后患者,消肿总有效率达98%,显著优于单纯功能锻炼的76%。同时,患者疼痛评分从8.5分显著降至1.5分,相比对照组降至3.9分具有明显优势。

除了药物治疗,指南还推荐多管齐下的综合管理策略。在早期预防方面,建议在创伤发生后1-3天内进行局部冰敷、适当抬高患肢,并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包括健康教育、镇痛、心理辅导和针对性康复训练。对于已经形成的水肿,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压力疗法(如弹力绷带或弹力袜)、中医治疗(如中药外敷、内服及手法按摩)以及其他物理治疗方法(如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负压治疗等)。

随着《肢体创伤后水肿管理指南(2025)》的发布,七叶皂苷钠片作为临床推荐的重要药物,为肢体创伤后水肿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这一植物提取物以其多重作用机制,在减轻炎症、促进静脉回流、改善微循环等方面发挥综合效应,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未来,随着更多临床证据的积累,七叶皂苷钠片在骨科创伤后水肿管理中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扩大,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骨与关节损伤学组,等. 肢体创伤后水肿管理指南(2025)[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5,27(2):93-105.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