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市烈士陵园,师生们为先烈敬献鲜花,寄托哀思。(全媒体记者周谊成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周谊成)松柏凝翠寄哀思,丰碑巍峨映忠魂。清明前夕,乌鲁木齐市第15小学教育集团(15小、73小、9小)组织三个校区8100余名师生走进市烈士陵园,通过沉浸式“行走的思政课”传承革命薪火,在红色教育基地厚植家国情怀。
4月2日清晨,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巨型花环环绕着人民英雄纪念碑。9时30分,《出旗曲》划破长空,鲜艳的少先队旗在护旗方阵护卫下迎风而来。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和队歌,铿锵旋律激荡云霄,少先队员胸前的红领巾与纪念碑浮雕交相辉映。
“全体默哀!”随着号令,8100余人的方阵瞬间肃立。三分钟静默中,孩子们神情凝重,随后目光凝视纪念碑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金色大字。集团党委书记钱海燕说:“这座镌刻着新疆革命历史的丰碑,不仅是往昔的见证,更应成为新时代少年的人生坐标。”
在《献花曲》深沉悠扬的旋律中,少先队员代表托起三只素雅花篮拾级而上,敬献花篮并整理挽联。“这不仅是仪式,更是红色基因的赓续。”第73小学党支部书记马忠雄说。
展馆内的革命文物无声述说着峥嵘岁月。市15小五(1)班于士轩同学在日记本上写下“子弹会生锈,但精神永不褪色”时,展柜中斑驳的弹壳仿佛有了温度;市73小四(1)班胡隽莃同学驻足在泛黄战地家书前,工整誊录“待新疆安定,定归家尽孝”的字句;市9小马金戈同学在观后感中写道:“方知‘中国’二字,原是先烈以热血书就。”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8100余只右拳同时高举的刹那,春晖穿透云层洒落碑身。党员教师重温入党誓词的声音与少先队员的铿锵誓言交织共鸣,在苍松翠柏间久久回荡。
据悉,该教育集团已多年坚持“行走的思政课”传统,累计组织10万余人次开展红色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