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不保本什么意思通俗解释(现在理财都不保本了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9 08:03:44    


现在绝大多数的理财产品都不保本了,但也存在极个别特殊情况下有保本类型产品或保本的理解,以下是相关情况分析:




不保本是主流情形:



从2018 - 2021年资管新规的过渡到正式实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保本理财、不合规短期理财产品已实现清零。原因如下:



  1. 监管要求:出于打破刚兑、防范金融风险、使金融市场更健康长远发展等目的,监管明确要求理财产品净值化,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
  2. 投资本质:理财产品资金往往投向债券、股票、基金、外汇、贵金属、房地产、另类投资品等,这些底层资产本身具有市场波动风险,无法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本金安全和固定收益。
  3. 风险收益匹配:如果金融机构对理财产品进行保本,那么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机制被打破,可能导致投资者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也不利于金融市场的资源合理配置和优胜劣汰。




存在一些特殊的看似“保本”情况或产品:



  1. 结构性存款:它不完全等同于普通存款和理财产品。一部分资金用于存款保证本金安全,另一部分投资金融衍生工具等。在较好的情况下能获得相对较高收益,如果投资衍生品部分不利最多也就是收益低但本金基本能保证(前提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严格合规运营)。
  2. 部分特殊的收益凭证:券商发行的收益凭证产品中,有明确约定保本固定收益型的,但收益一般不高(年化利率通常也不会大幅高于同期银行存款等利率)。
  3. 保险产品中的部分年金险等:在符合监管规定和保险公司精算设计等前提下,一些保险产品以保险保障功能为主,理财收益为辅,有一定的保本和相对稳定收益特征,但流动性往往较差,且收益也并非很高(比如年化4 - 5%左右等情况)。




理解误区:



一些人认为在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购买的理财就一定保本,实际上只是机构信誉背书相对较强,但从产品性质和市场风险角度看,都不能绝对保本;还有人觉得以前买的理财多数情况下没亏本金所以是保本的,那是因为以前刚兑的环境掩盖了风险,一旦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保本难以持续。



总之,在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需要明确认识到保本理财已基本成为过去式,在选择理财时需要充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对收益的合理预期,做好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等工作。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