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抡大锤”到“文物守护”,一个企业的担当和情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1:04:00    

今年全国两会上,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代表通道亮相,引发网友广泛关注,迅速走红。当海尔以新的形式走进人们的视野,让人不禁想起40年前就曾“出圈”的海尔大锤,如今它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1985年,一位用户向海尔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时任负责人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中不合格的冰箱还有76台。在那个年代,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在企业普遍存在,残次产品内部消化是常态。张瑞敏却作出了有悖“常理”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把76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

海尔大锤

结果,就是一柄大锤,伴随着那阵阵巨响,不仅唤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也开启了中国家电行业重视产品质量的全新时代。3年后的1988年,海尔集团获得中国冰箱行业第一枚质量金牌——“国家优质产品金奖”。

2009年3月27日,“海尔大锤”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为国家文物。文物命名是:1985年青岛(海尔)电冰箱总厂厂长张瑞敏带头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用的大锤。文物收藏编号为:国博收藏092号。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管理人员评价了收藏“海尔大锤”的重要意义:“这把‘海尔大锤’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活生生地反映了在那个时代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抓质量的历史,为后来的企业、行业树立了典范,是一个划时代的文物。”

历经40年,海尔从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所有制小厂,发展成为引领全球的物联网生态型企业。海尔不仅“贡献”了文物,更致力用科技创新引领文物保护。

三星堆作为古蜀文明的杰出代表,祭祀坑内埋藏的文物是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具有极高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其中3号到8号祭祀坑出土象牙400余根,文物数量之大,保存之好,在我国考古史上前所未有。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曾表示,为最大限度地发掘好、保护好、利用好祭祀坑出土的珍贵文物,避免因考古发掘环境变化对文物产生影响,特别是象牙等脆弱文物,当地修建了考古大棚,设计了考古舱及温湿度调控系统,但依然面临舱内各区域环境不一、温湿度波动幅度大、空气质量较差等问题。

面对挑战,“文物守护者”海尔迎难而上,结合当地环境与祭祀坑埋藏条件,通过空气智慧调控系统解决考古舱环境调控难的问题;与考古机构共同成立科研小组,创建了考古舱空气智慧智能调控与三星堆遗址智慧物联云台系统,研发了出土脆弱有机质文物保护展示柜,真正达到“文物级存储”。

以古象牙为例,针对古象牙出土后易氧化变色、失水干裂、霉变长斑等难题,全空间保鲜科技为古象牙打造了低温高湿且恒温恒湿的环境。通过应用底置恒温科技,使空间内温度波动为±1℃、湿度恒定在95%左右,能够避免象牙因环境骤变而失水开裂、酥粉、发霉。并通过创新非氧化高效杀菌科技,实现在2m³间室中除菌率≥99.3%/2h,全方位保障象牙安全存储。

网友不禁感叹,“海尔跨界进入文物保护领域,不仅展现了强大的科技实力,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企业的担当和情怀”。

2023年7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展出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含象牙雕刻)等各类文物共1500余件(套)。有600余件文物为初次展出,其中包括三星堆3至8号祭祀坑新出土文物300余件。这也意味着,被视为世界级储存难题的文物保护问题迎刃而解。

(大众新闻记者 张依盟 实习生 田小昕)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