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圳“数字孪生城市”上线!实景三维超惊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9:41:00    

4月3日上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深圳全市域实景三维采集和建模”项目验收专家评审会,由中国工程院王家耀院士、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专家组组长陈军院士领衔的顶尖专家组给予高度评价,标志着深圳在新型基础测绘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实景三维作为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和表达人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时空信息,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为自然资源管理、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提供精准、权威、立体的三维空间数字底座,助力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高城市应急响应能力和公共安全保障水平。


  • 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辅助选址、用地审批、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批后监管、红树林保护管理、矿山治理。
  • 赋能政府管理决策:会商会审、粤港澳一体化发展、公共安全、智慧水务、交通运行、民意速办、社会治理。
  • 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数据要素。
  • 服务百姓美好生活:云上选房、山海连城、移动版三维地图产品。
  • 服务数字文化建设:甘坑小镇VR展示、裸眼三维地图集。
  • 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专题数据综合展示、三线一单、碳汇碳储计算。


2019年在我国率先建成全市域覆盖的优于0.05米分辨率的倾斜摄影实景三维 Mesh 模型、全市域点云间距0.5米的机载 LiDAR 激光点云数据,并逐步推进重点区域的动态更新,已广泛应用于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50多个领域百余个应用场景。


2024年我市开展的新一轮全市域实景三维建设。现已高质量完成。项目成果包括覆盖全市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地表模型(DSM)、真正射影像(TDOM)、实景三维Mesh模型、高密度激光点云(LiDAR)和城市三维模型(LoD1.3)等实景三维标准化产品。同步试点了建构筑物素模生产、高逼真仿真仿生建模、高光谱数据采集、树种识别和树木分类、贴近摄影测量。标准化产品已先后通过第三方省级检验机构质量检查和相关审查,试点成果通过了专项评审。项目数据成果质量获评“优”!


由中国工程院王家耀院士、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专家组组长陈军院士、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原主任蒋文彪研究员、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刘纪平副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邬伦教授、武汉大学杜清运教授、清华大学徐冰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成果进行了全面评审。经质询与讨论,专家组认为:项目数据采集、成果生产、试点工作等内容和成果均达到了项目合同和设计的要求,成果质量优秀,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项目设计多低空平台+多感知设备协同采集方案,完成深圳全市域倾斜摄影、激光点云、高光谱数据、全波形激光雷达、重点街区补拍、地面移动测量等数据的采集,生产实景三维Mesh模型、DSM、DEM、TDOM、建构筑物LoD1.3、素模等数据成果。其中重点街区补拍通过超低空飞行分辨率达到2厘米;


实景三维Mesh模型


通过自研的“实模一致”的LoD1.3和素模建模、树木分类和树种识别、高逼真仿真仿生建模等关键技术,实现了超大城市复杂场景的精细化建模和高逼真可视化,丰富了城市实景三维的建设内容和应用场景,具有显著创新性;




模型结合密集采样可重建性约束的视点优化技术,实现了无人机最优飞行路径自动生成、高精度贴近采集和建模,模型精度和可视化效果有明显提升。试点区域贴近摄影测量工作技术先进、创新成果丰富,完成了预定工作任务,达到了预设目标,具有重要应用推广价值。


高逼真仿真仿生建模


省自然资源厅充分肯定了深圳此次实景三维项目建设,指出项目成果很好支撑了实景三维广东建设,为自然资源管理和政务行业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时空基底。


未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持续做好“深圳全市域实景三维数据采集和建模项目成果的数据支撑,推动成果共享,发挥最大应用价值,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提供深圳范式。


来源 / 深圳发布

编辑 / 刘雅婧

审校 / 靳阳懿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