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 刘扬】《环球时报》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我国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完全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于4月20日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标志着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研制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市场“准入证”。AG600获得市场准入证之后,距离实际列装使用还会经历哪些节点?这一型号又将给我国应急救援等领域带来哪些提升?《环球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华南AG600系列总设计师黄领才。
2023年4月,AG600飞机在湖北荆门开展水上试飞。(供图:中航工业)
通过“毕业考试”,取得了“毕业证”
AG600飞机是为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迫切需要而研制的重大航空装备,是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它同时具备飞机和船的特征,能上天、能入海,最大起飞重量60吨,可载水12吨,最小平飞速度每小时220公里,最大实用航程达到4500公里,可以灵活执行灭火、物资转送、通信中继等多种任务,是一个多用途的大型航空装备平台。
AG600正式获颁型号合格证,将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带来哪些显著提升?黄领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G600飞机是结合水陆两栖飞机的独特优点,着重围绕满足灭火、救护等方面迫切需求而开发研制的一款应急救援航空装备。AG600飞机投入使用后,将使得我国应急救援装备体系更加完善,它可以与直升机、无人机等其他航空救援装备形成互补,共同构建高低搭配、远近结合、布局合理、功能合成的航空救援力量体系。同时,AG600飞机研制过程涉及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为我国应急救援装备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特种飞机,其成功研制和投入应用也将显著提升我国在国际航空救援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AG600飞机于2012年提出型号合格证(TC)申请,2016年总装下线,2017年在珠海陆上首飞,2018年在湖北荆门水上首飞,2020年在山东青岛海上首飞,2023年6月具备执行灭火任务能力,2024年7月获得首个型号检查核准书,2025年2月全面完成审定试飞。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民航法相关规定,航空器必须取得适航证才能投入运行。适航证件分为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和单机适航证(AC)。AG600此次取得的型号合格证主要用于证明航空器的设计符合适航标准,可以理解为通过了“毕业考试”,取得了“毕业证”。据报道,在获颁型号合格证(TC)后,AG600还需要获取生产许可证(PC)和单机适航证(AC),在交付给最终用户后还需要对用户开展人员培训、维修培训等方面的工作,确保航空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飞机设计者面前的3只“拦路虎”
AG600飞机结合了水陆两栖飞机的独特优点,它既要能上天,又要能入海,研制团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华南总体部部长程志航对媒体表示,AG600具有船身式的结构,同时机翼两侧还有一对浮筒,在水上提供横向稳定性。船体底下有个断阶的设计,船体前面有抑波槽的设计,机身两边布置了高支柱的起落架,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设计,它能够实现陆上起降,同时也能实现水上起降。“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在水动力和风洞里做了上万次的试验,来保证整个外形的合理性,在整个制造过程中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攻关。”
据专家介绍,设计水陆两栖飞机须兼顾水动、气动双重特性,还要考虑抗风浪、防海水腐蚀等问题。无论整体设计布局,还是工艺材料要求,与陆基飞机相比水上飞机研发难度都要大得多。气动、水动和起落架的布局,是拦在飞机设计者面前的3只“拦路虎”。特别是,在水面这种特殊的跑道上如何稳得住、飞起来、降下去,是AG600飞机研制的技术难点所在。
这型飞机的研制难度有多大,从它进行了陆上、水上、海上3次首飞就可见一斑。据专家介绍,该机的特殊构型决定了它与其他陆基飞机在首飞科目上的差异。其中,陆上首飞和大多数其他类型的飞机一样,验证飞机的基本功能和飞行性能,是型号从图纸到实物产品的重要环节;水上首飞则是在水面进行,验证飞机在面临突发火灾等灾害危机情况下,在浪高相对较小的湖面完成起降汲水等功能。而海上首飞主要检验飞机远海救援时,在海面条件下飞机的起降特性,检查飞机各系统在海洋环境下的工作情况,重点验证飞机海上抗浪能力等性能。同时针对海洋高盐度、高湿度环境下带来的腐蚀防护问题,对飞机防腐效果进行评估,对未来飞机执行远海货物运输、水上应急救援等任务的需要做好准备。
今年将为大兴安岭地区提供服务
此次正式取证之后,除了应急救援领域,未来AG600飞机还有可能拓展应用到哪些领域?据黄领才介绍,AG600飞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目前在研水陆两栖飞机中最先进的飞机,应用前景广阔。从AG600飞机独特的设计特点来讲,其本身就是一种多用途的大型航空装备平台。应用场景丰富,可在平原、草原、丘陵、高原运行,满足国内各类航空森林消防应用场景。不仅可执行平原、丘陵以及高海拔投水灭火任务,还可适应空中指挥、人员和物资转运及通信中继等多场景任务,适应多灾种救援需求,未来可广泛应用于灭火、救援、危化品事故救援、医疗保障等使用环境复杂的多种救援任务。
黄领才表示,AG600除了在森林消防领域是“一把好手”,后续通过在飞机平台上进行适应性改装、装备搜索及救援的各型任务系统,即可执行搜索及救援任务。同时,得益于飞机平台的可扩展性,还能发展出用于岛礁运输补给、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环境监测以及一些特种的多样化用途。谈到目前AG600的市场订单情况,黄领才表示,AG600飞机主要面向航空应急救援、森林防灭火、水上救援及人工影响天气等领域用户。2024年在珠海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通飞与两家公司各签署3架AG600飞机购机合作协议。2024年获得国家林草局大兴安岭林业集团2架确认租机服务订单,将于2025年首次为大兴安岭地区重点林区提供防灭火服务,另外还有多个合同正在商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