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张强:用科技之力绘制智慧交通的重庆方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2:09:00    

重庆经济年度创新人物,重庆首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强

科技创新中心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由少到多,一条条交织成网,我国开始提速智慧交通建设。作为重庆高速集团数字化转型的”尖兵部队”,重庆首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讯科技”)扎根智慧交通领域,经过14年的发展,从高速路网机电运维保障企业,向高水平数字化、信息化的现代服务业企业转型,逐步完善生态产业链,目前已成为全国交通领域数字技术产品的优质供应商。

重庆首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强说,14年,是岁月的刻度,也是奋进的标尺。如今,首讯科技机电工程施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梯队水平,拥有国家专利6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13项,拥有公路机电工程专业承包一级、CMMI5级等20余项行业资质,软件信息服务综合竞争能力连续两年保持重庆五十强……

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首讯科技正用科技之力重新定义智慧交通,悄然绘制出一幅智慧交通的“重庆方案”,为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新技术

提前完成城开高速机电工程

作为国家高速G69银百高速重要路段,城开高速(重庆城口—开州)项目是国内在建高速中地形地质条件最复杂、综合建设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

建设城开高速机电工程

2022年12月30日,城开高速城口鸡鸣至县城段建成通车,城口结束了不通高速路的历史,重庆提前一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城开高速的提前通车,为重庆如期完成“十四五”时期建设目标任务、加快构建“四环二十二射多联线”高速路网奠定下坚实基础,贡献一份来自首讯科技的硬核力量。

“2021年,我们参与承建城开高速机电工程项目,项目全长129.3公里,部分路段桥隧比达95%,其中还有长约11.5公里的城开特长隧道,是当时重庆在建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张强介绍,当时的机电工程建设,主要存在施工难度大、设备选型要求高、施工过程紧张三大难点,可以说是任务艰巨。

然而,在这样复杂的山区高速隧道群开展机电工程建设,还能提前一年半完成任务,首讯科技是如何做到的?

在张强看来,这离不开多种技术创新。“我们在城开隧道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采集高精度数字底图,为消防、电缆、高压外线的路由提前进行施工规划;采用移动布设可视化移动监控设备,通过数字化手段与AI视频智能识别,对现场施工安全作业进行风险防控;采用新型通信管道桥梁管箱施工作业吊篮,提高作业效率及安全性。”张强介绍,在雪宝山收费站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形局部坡度达60~70度,因地制宜利用路旁天然山体,创新打造出“窑洞式”管理站房收费站。

同时,结合项目建设运维成本高、通车量小的特点,优化车道布局,首讯科技将城口收费站打造为西部首创的基于预交易ETC门架的匝道自由流收费站,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助力ETC车道交易时间大幅减少,有效提升单车通行效率,目前已在城开路全线推广。

渝湘复线高速惠民主线站机房

在高速公路机电项目建设中,首讯科技不断追求新突破,不断创造行业新纪录。2025年1月2日部分路段通车的渝湘复线高速,首讯科技承建实施渝湘复线巴南至彭水段、武隆至道真段机电工程,提前一个月完成消防专项验收,创下机电建设新纪录。惠民主线站打造的样板机房,为后续重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机房综合布线建设标准提供了参照。并在全线收费站采用窄岛化、轻量化、无亭化设计,在主线站落地自由流预交易方案,提升了通行效率,做到降本增效,并在多雾、车流较大路段设置智能诱导系统,为公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多年来,首讯科技扎根智慧交通领域,业务范围覆盖四川、贵州、河北、陕西、浙江、北京、西藏等全国20多个省市。

新突破

高速公路智慧化的重庆方案

一直以来,首讯科技将“内智”与“外脑”汇聚,在智慧高速建设上狠下功夫,硕果累累,G65重庆至武隆段就是典型的代表。

为推进智慧高速改造试点,首讯科技承接了“山区高速公路大规模隧道群G65重庆至武隆段安全与服务智慧化提升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该项目是交通强国建设的智慧高速试点,也是重庆首个运营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的示范工程。

智慧化升级改造G65巴南收费站

“公司聚焦山区高速桥隧比高、气象复杂、交通流量大等痛点,在全线135公里打造智慧隧道、全域感知、车路协同等一批类型丰富、实用性高的应用场景,实现运营管理数字化、交通管控智能化、出行服务精细化。”张强说,重点打造了渝湘隧道群机电基础设施提升、武隆智慧服务区改造、水界路与水武路全程监控升级、13Km车路协同示范路段试点、G65巴南收费站智慧提升、云控平台开发等样板工程。

自项目运行以来,成效显著,整体应急处置效率提升约36%;畅通率由2022年的94.10%提升至2023年的99.10%,单位运营管理成本下降了16.41%,人力成本降低了37.5%。

作为山区智慧高速公路的品牌工程,G65项目的试点成功,为重庆乃至全国地域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和未来新建高速公路智慧化打造,提供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可应用的“重庆方案”,目前成果已成功推广至贵州、广西等省市。

新规划

瞄准低空经济等三大赛道

奋楫争先强科技,创新引领促发展。作为国有企业,首讯科技肩负着智慧交通先行者的崇高使命。近年来,首讯公司多措并举,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十四五”期间,公司围绕一主两翼,培育三大核心竞争能力:以机电建设与运维为主,提升公司智慧交通“建、管、运”服务能力,以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供应为第一翼,提升公司数字治理能力,以智能交通产品研发为第二翼,提升公司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为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公司提出“3+3+5+N”研发规划,立足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三项核心技术,瞄准“交通领域核心生产系统、智慧化交通领域解决方案、低空经济”三大赛道,围绕边缘感知、运营收费、安可信创、隧道机电、运行监控五个领域开展自有品牌体系的构建,力争形成N个首讯智能产品,旨在提升交通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布局“低空+交通”试点应用

尤其在无人机应用方面,首讯科技积极响应“低空+交通”创新发展号召,逐步建立高速公路空地协同智能感知与应用体系。基于基础设施数字化平台,将无人机、监控、雷达、传感器等感知手段融合到同一时空数字底座,形成“空中全方位巡检、地面多触点感知、底座精准化还原、平台标准化处置”,有效解决公路日常巡查工作量大、高风险结构物巡检难、缺乏全局视角以及应急协同难等痛点。

“现在无人机应用已在绕城高速开始试点,我们利用无人机技术在路上进行24小时无人巡检。”张强说,今年还将打造算力系统,可以将巡检到的隐患直接推给专业工程师,完善后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路巡。

作为一家软件和信息服务“启明星”企业,首讯科技将着力培育数字交通新生态,通过融合边缘计算、大数据、物联网、V2X/ETC等技术,构建更加完善的“运行监控、应急指挥、车路协同、仿真决策、数据分析”等系统,充分提升产品自动化、智能化能力,为高速公路打造更加智能、高效的“数智平台”。

新起点

铺就通向未来智慧之路

成功研发联网收费天网稽核平台、公路桥梁结构物在线监测平台、隧道照明灯具多功能智能清洗特种装备等多款数字化、智能化产品;与IT头部企业联合成立“重庆高速国产自主创新联合实验室”和“交通感知创新中心”;“首讯智控”关键产品——智能监控事件检测一体机获得公安部的QA认证,并成功入围2024年度重庆市产业技术创新典型应用场景和第二届交通企业智慧建设创新实践典型案例……一个个成果,只是首讯科技近年来不断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破解山城交通困局的创新者,到引领行业变革的赋能者。首讯科技用14年时间,成长为“科改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建设交通强国的征程上,首讯科技正以科技之力,在智慧交通领域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铺就通向未来的智慧交通之路。

上游新闻记者 付迪西

编辑:母晓婧

责编:黄显

终审:王广江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