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从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获悉,4月25日,在“和乐颐年”慈善助力医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交流会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大湾区探索》新书发布会上,《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大湾区探索》新书揭幕。
该书由广东佛山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牵头联合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者和研究人员编撰而成,将于6月由中国社会出版社正式出版。书中聚焦大湾区养老服务改革实践,深入剖析大湾区养老服务改革与政策创新的五大特质,不仅回应了制约我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四大结构性问题,还从“就地老化”“预防优先”“福利多元”“社会融合”等政策创新维度出发,展望未来养老服务体系制度优化方向。
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人口学所所长邓智平认为,该书兼具战略高度、实践价值和理论创新,不仅创新融合应对老龄化、健康中国与大湾区建设三个国家战略,形成可推广的大湾区养老服务改革创新经验,并将社会投资、福利多元主义理念等国际理念本土化,构建中国式养老话语体系。邓智平建议深化研究大湾区跨境养老规则衔接机制,重点提炼顺德政企社协同创新模式,期待湾区经验为全国养老事业输出更多改革智慧,推动“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升级。
“和乐颐年” 医养结合创新项目,由和的慈善基金会资助及策划,德耆慈善基金会和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主办,引入中科院心理所、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等12家机构,聚焦认知症干预、失能预防、社区康复、慢病管理、心理健康、安宁疗护等服务领域,通过“平台支持+专业赋能”双轮驱动开启服务创新实验。
自2024年3月启动到2025年3月基本完成,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和乐颐年”医养结合创新项目形成了“政府支持、慈善力量推动、社区及社会性支持为依托、多主体多层级参与、枢纽型平台运行、供需精准对接”的医康养社服务综合体。该项目已累计服务超3万人次,形成标准服务指南7套,知识产权成果15项,各类培训及交流活动惠及从业人员超9万人次。这些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医养融合服务创新,提升了老年人的服务质量。《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大湾区探索》一书中也介绍了“和乐颐年” 医养结合创新项目的相关探索经验。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