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25日电 (记者 刘文华)24日晚,第七届内蒙古舞蹈大赛在内蒙古群众艺术馆精彩落幕。
内蒙古舞蹈大赛是内蒙古舞蹈领域的最高专业赛事,本届大赛为期4天,100部聚焦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的作品参赛,分为专业组与群文组两大板块。值得关注的是,专业组首次细分为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现当代舞三大赛道,标志着内蒙古舞蹈赛事体系向专业化、精细化阶段迈进。
少儿舞者表演群舞《绿·韵》。 中新网记者 刘文华 摄
土默特左旗海之韵艺术团指导教师张燕带领28名11至12岁的女学生,以群舞《绿·韵》完成舞台首秀。“孩子们为比赛准备了近两个月,这是她们第一次登台,全员圆满完成表演,我为她们感到骄傲。”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赛舞者中女性占比显著,少儿组别尤为突出。7岁男孩阿荣巴图是为数不多的男舞者。据其母亲介绍,孩子自幼对音乐敏感,听到旋律便会即兴跳“自由舞”。
阿荣巴图(左一)在赛前热身。 中新网记者 刘文华 摄
赛事期间,每晚7点半准时开赛。由于参赛队伍众多,赛程常持续至深夜11点,但现场热度不减——台上舞者全情投入,台下掌声此起彼伏,不少演员的亲友团更是到场助威。
“专业组致力于推动赛事体系升级,群文组则注重全民参与,让更多人爱上舞蹈、享受舞蹈。”内蒙古舞蹈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南飞雁表示,大赛将持续搭建高水平平台,助力本土舞蹈艺术事业焕发新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