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南州贵定县第一小学立足“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理念,以“劳动清单制度”为抓手,创新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劳动教育体系,形成“1+2+N”劳动教育模式(即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与社会为双翼、多元实践为延伸),有效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清单引领,课程体系科学化。成立劳动教育教研团队,系统梳理1-6年级劳动教育清单,涵盖生活技能、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六大模块,配套开发《劳动教育纪实手册》,将劳动教育纳入常态化课程。通过“每周一课+主题实践+学期研学”三级课程链,实现劳动教育规范化、序列化。
家校社联动,实践资源立体化。校内建设“耕读园”“手工坊”等劳动基地,打造沉浸式劳动场景;校外联动金海雪山研学基地、文化局等社会资源,开展非遗传承、环保实践等特色活动,累计组织5300余人次参与。家庭层面通过家长会、家委会、线上社群等渠道,指导家长落实“家庭劳动岗”,家校协同率大大提升。
多元评价,成长激励可视化。建立“四维评价”机制:依托劳动清单实施课程评价,结合校园劳动周开展技能竞赛,引入社会机构参与实践评价,借助文化节展示综合素质评价。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劳动清单+”行动,深度融合贵定本土文化,开发茶艺、民族手工艺等特色课程,建设“劳动+非遗”“劳动+生态”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劳动中传承民族文化、厚植乡土情怀。
特约通讯员 李榜松
编辑 皮亚丹
二审 廖波
三审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