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劳动模范杨金华:扎根苗岭筑梦乡村振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5:03:00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对2426名劳动者进行表彰,其中包含了来自贵州省的49位劳动者。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杨金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表彰。

从小组长到村支书,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二十年来,杨金华用扎根阳芳村,从普通村民成长为乡亲们心中的 “主心骨”,他用实干回应村民期盼,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

年夜饭桌上的抉择 让阳芳村从挑水扁担到万家灯火

2011年的春节,对于杨金华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在外漂泊多年的他回到家乡,围坐在年夜饭桌前,听着当了 28 年村支书的父亲讲述往昔岁月。那些带着岁月温度的故事,如同一粒火种 ——1958 年父亲随贵州省代表团赴京,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合影的荣耀时刻;带领村民肩挑背扛修建寨门、踩鼓场、乡间小路的艰辛过往。父亲朴实的话语,让 “为家乡奉献” 的种子在杨金华心中悄然生根发芽。那一刻,他毅然决定放弃广东的工作,回到生养自己的土地,从基层小组长做起,誓要成为像父亲那样被村民信赖的带头人。

上任后,杨金华便开启了乡村建设之路。他凭借在外打拼积累的见识,积极奔走争取项目。2011 年 6 月,阳芳村人饮工程改造完成,甘甜的自来水终于流进了家家户户。曾经,村民们为了用水,要排着长队等待,甚至得去远处挑水,如今,这一难题彻底成为历史。同年 10 月,农村消防水池及设备升级改造落地,为 129 户木质结构房屋织就了安全网;11 月,文化大院拔地而起,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成为党的惠民政策的宣传阵地。到了 2012 年 8 月,阳芳村率先完成电网改造,村民们的生活质量迈上了新台阶。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了温暖,也让杨金华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支持。

从一本手册到全省推广的阳芳村答卷 让村民在家门口办事

担任阳芳村党总支部书记后,杨金华深知,党建是乡村发展的 “红色引擎”。在三级组织部门帮扶工作组和挂帮第一书记的支持下,他积极探索“党建强村、能人带村、民生暖村、产业富村”的“四村工程”。他带领村党组织一班人,建起了阳芳村党群服务中心。在这里,村民们不用东奔西走,就能办理各类事务,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被大大拉近。为了让村级管理更规范,他主持制定了《阳芳村村级组织工作规范化手册(村务工作手册)》,将党务、村务的每一个环节都明确标准。在他的努力下,村党组织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带领村民奔向小康的坚强堡垒。阳芳村的党建扶贫经验更是得到省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的推介,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借鉴。

从 “一粒米” 到 “聚宝盆” 种植户户均增收近 5000 元

2016 年初,一场关于“一粒米”的变革在阳芳村悄然展开。杨金华和第一书记经过深入调研,决定带领村民种植红米。然而,面对这个陌生的品种,村民们顾虑重重:产量能不能保证?市场会不会认可?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杨金华挨家挨户走访,掰开了、揉碎了给村民算经济账。终于,48 户村民同意尝试,25 亩有机红米示范田在阳芳村落地。当年 10 月,首批精装红米上市,凭借优良的品质,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澳大利亚。到春节时,2100 多盒红米带来了 23 万余元的收入,种植户户均增收近 5000 元,产值是传统水稻的 4 倍!这份实实在在的收益,彻底点燃了村民的热情。

2017 年,杨金华又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种植五彩米。尽管他如实告知收益可能不如红米,但村民们出于对他的信任,160 户农户毅然入股 84 亩土地。这一年,项目实现销售额 45 万余元,分红 24 万元,众多贫困户从中受益。到了 2018 年,参与种植的农户增至 220 余户,种植面积突破 100 亩。与此同时,大棚蔬菜种植产业也在阳芳村蓬勃发展,为村民们打开了又一扇增收的大门。

在推进巴拉芳华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项目时,杨金华再次展现出非凡的担当。面对 200 余户村民对土地流转入股的担忧,他拿着设计图和利益联结机制图,一户户走访动员:“我们世世代代种谷子,只能勉强解决温饱,收入非常有限,要想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大家可以去人家的农业园实地看看,那里的老百姓收入高得多。”在他的努力下,村民们的观念逐渐转变。如今,巴拉芳华园区已成为阳芳村的“聚宝盆”,为当地村民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培训群众500余人次,间接带动1500余人参与相关产业,实现了村集体、合作社、带头人、贫困户的多方共赢。

借“村 BA”东风 盘活当地闲置资源 村集体经济收入再创新高

2018年,阳芳村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苗族文化,开始发展民宿和农家乐,探索农旅融合之路。然而,2020年的疫情,给这一产业带来了沉重打击。但杨金华没有被困难打倒,他迅速调整策略,瞄准凯里、台江等市县的周末游市场,通过线上宣传、推出特色套餐等方式,努力让旅游产业“活”起来。

2022 年,隔壁台盘村“村 BA”的爆火,为阳芳村带来了新机遇。杨金华敏锐地抓住时机,积极响应“村党组织+新运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领阳芳村与专业公司合作,成立云村阳芳农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村里的道路拓宽了,水电设施更完善了,闲置的房屋被改造成充满苗族风情的民宿,稻田鱼、本地土鸡等农产品也变成了特色美食。很快,一个集田园生活、运动康养、农耕体验于一体的乡村微度假胜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如今的阳芳村,阳芳村成功承接“村BA”带来的巨大流量。村内民宿在节假日常常满房,餐饮生意火爆。特色农产品的销量大幅增长,村民通过房屋租赁、参与经营、农产品售卖等方式实现增收,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2023—2024年,在中央及省、州三级组织部门关心支持下,阳芳村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建成更多特色民宿和多元业态,满足不同游客需求,村集体经济收入再创新高,乡村振兴的步伐愈发稳健。

记者: 秦海瑭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