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可复制,所以学习别人的成功其实很难,除了激励人心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益处。而失败则不然,人人都可以从别人的失败中获取营养。
别人的失败足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毕竟我们不能什么坑都自己掉进去后才能吸取经验和教训。
可以说,懂得从别人的失败获取益处的人才是聪明,进步更快。
曾国藩不愧是大智之人,他的《败经》就有些“道者反之动”的意味,让人能够发人深省,受益无穷。
下面是《败经》里的5句箴言,字字珠玑,读懂悟透后可以一生逢凶化吉。
《礼记·大学》里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古人经过无数观察和试炼,早已看得透彻,人世间的事情归根结底是看人,更进一步说就是看心,如果良心坏了、道德不好,就像大树的根基烂了一样,外面一切都是假的。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
圣贤教育人,从来都是以“心”为根本,唯有正心诚意,才能有枝繁叶茂。
不管是夫妇和家庭,还是工作和事业,我们都应该牢记这点,要懂得厚培自己的根基,而不是追逐外在的浮华。记住,人不行,事迟早都是不行。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做人要低调。为什么要低调呢?因为真有本事的人从来不需要喧哗,想一想,你会喜欢、尊重一个习惯性咋咋呼呼的人吗?你只会觉得他装腔作势。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古往今来,很多才人的失败都是因为锋芒毕露,不知隐藏自己。
打个比方,比如你去创业,那你早期最好就是默默无闻,低调隐藏,悄悄地发展,保持较快的速度成长,这才是最好的策略。
否则你张扬高调,哪怕你有机会,可能也会大公司瞄准,或者增加很多阻碍,受到别人的狙击。
因此我们要懂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韬光养晦,待机而动,以赢得最终的胜利为最大战略目标。
曾国藩认为,在带兵打仗的时候,临敌应变全靠自己,别人是依靠不上的,也不能指望依赖别人。
但曾国藩也指出“众人谋之”的重要性,要知道广泛吸取意见,有求助和示弱,这样容易借助大家的力量。两者并不矛盾。
或者说一流的统帅必须是矛盾的统一,说是不依靠别人是强调决断,决策必须果断,不然的话事情就容易失败,下属和周围的人也会有小觑之心。
要知道统帅是担负最重要的责任,是一切的第一责任人,这个重担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因此要自己做决定。
比如老板在企业里有时候就是要一言而决,有些事情只能是由自己去承受。
这点想必很多人都有体会,我自己在反躬自省的时候就想到,有时候难免会追求十全十美,贪大求全,或者就是求全责备,结果往往都不好。
兄尝观《易》之道,察盈虚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剥”也者,复之几也,君子以为可喜也。“夬”也者,“姤”之渐也,君子以为可危也。是故既吉矣,则由吝以趋于凶,既凶矣,则由悔以趋于吉。君子但知有悔耳。悔者,所以守缺而不敢求全也。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众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乎?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就有缺点,人有瑕疵才是“真人”。曾国藩喜欢读《易经》,懂得天地万物都是不完美的,有此消彼长的变化,比如太阳到了如日中天的时候就要西沉了,月亮变圆满的时候就要有销蚀。
曾国藩有求阙斋,而且写过一篇《求阙斋记》,就是提醒自己不要求完美,“天地之气,阳至矣,则退而生阴,阴至矣,则进而生阳。一损一益,自然之理也。”
遗憾的是小人不会这样想,他们总是太贪心,不知足,所以麻烦和困境经常伴随着他们。
曾国藩是功劳越大,地位越高,名气越盛,就越是担心害怕,不敢得意忘形,为什么?
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将清字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浅,确有可下手之处……
余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留诒之福自我一人享尽,故将劳、谦、廉三字时时自惕,亦愿两贤弟之用以自惕,且即以自概耳。
自从组建湘军后,曾家兄弟的风头太大了,曾国藩深以为患,他告诉两个弟弟要以“清、慎、勤”三个字为警醒和勉励。后来他又换成了三个字:廉、谦、劳。
这就是惜福,是保身安家的要诀,为子孙计,曾家要福泽绵延,避免败落,需要把这三个字铭记在心,经常用来自我反省。
以上5句话,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家业还是事业,都可以用来感悟,以此为鉴,自我修行,也是增益自己福量的法子。